問題詳情

17. 下列何位作曲家一生中聲樂作品的數量遠不如器樂作品多,但莊嚴彌撒曲(Missa Solemnis)是彌撒曲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A) 巴赫(J.S.Bach)
(B) 貝多芬(Beethoven)
(C) 韓德爾(Handel)
(D) 莫札特(Mozart)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18615
統計:A(22),B(166),C(30),D(13),E(0)

用户評論

【用戶】Yi-Jiun Hsieh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貝多芬《莊嚴》彌撒曲

【用戶】歆翎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莊嚴彌撒》[編輯]n宗教音樂長久以來就是很多音樂家爭論的中心。其實問題的核心是,怎麼樣的音樂才是「真正的宗教音樂」,究竟宗教音樂是應該回歸到16世紀特倫托宗教會議後,帕萊斯特里那那種清澈的彌撒曲模式,還是應浪漫主義的要求,帶上更多作曲家個人的色彩。這反映了宗教音樂的兩種側面:一方面,它是宗教儀式的產物,唱詞有限定的來源,內容是重演教義,還要帶有陶冶教區民眾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又要滿足作曲家本人的表達願望。這是很困難的,但是宗教音樂並未因此而貧產。各個時代都有傑作。而貝多芬的《莊嚴彌撒》無疑就是這些傑作中的一部。它模糊了那兩種針鋒相對意見之間的界限。nnn貝多芬的贊助人──魯道夫大公爵,由約翰·巴提斯...

【用戶】Yi-Jiun Hsieh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貝多芬《莊嚴》彌撒曲

【用戶】歆翎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莊嚴彌撒》[編輯]n宗教音樂長久以來就是很多音樂家爭論的中心。其實問題的核心是,怎麼樣的音樂才是「真正的宗教音樂」,究竟宗教音樂是應該回歸到16世紀特倫托宗教會議後,帕萊斯特里那那種清澈的彌撒曲模式,還是應浪漫主義的要求,帶上更多作曲家個人的色彩。這反映了宗教音樂的兩種側面:一方面,它是宗教儀式的產物,唱詞有限定的來源,內容是重演教義,還要帶有陶冶教區民眾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又要滿足作曲家本人的表達願望。這是很困難的,但是宗教音樂並未因此而貧產。各個時代都有傑作。而貝多芬的《莊嚴彌撒》無疑就是這些傑作中的一部。它模糊了那兩種針鋒相對意見之間的界限。nnn貝多芬的贊助人──魯道夫大公爵,由約翰·巴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