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甲持 A 簽發之支票,於背書後,向人調借現款。嗣因支票不獲兌現,經執票人追償,為免除背書責任,乃趁機將自己之背書塗去(尚有其他人之背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成立刑法第 356 條損害債權罪
(B)成立刑法第 352 條毀損文書罪
(C)成立刑法第 201 條變造有價證券罪
(D)成立刑法第 339 條詐欺取財罪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142857
統計:A(4),B(4),C(20),D(0),E(0)

用户評論

【用戶】楊于靖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最高法院刑事92年台上字第532號按支票「背書」或「禁止轉讓」記載之加記或塗銷,係發票完成後之另一行為,對於已完成之票據所表彰之權利不生影響。換言之,該已合法完成之票據金額、日期、付款地等均不因該等事項之加記或塗銷而改變,致票據上所表彰之權利受影響。「禁止背書轉讓」之記載,在票據法上係限制執票人之票據權利移轉,故將支票正面記載「禁止背書轉讓」予以塗銷,並未變更其內容,僅表示解除該項限制,若將附表所示支票上「禁止背書轉讓」之記載擅自塗銷,核屬毀棄文書;又支票上之背書,為法律所定對支票負擔保責任之文書,將背書塗去,即屬使該背書之效用完全喪失,自應成立刑法第352條之毀損他人之文書罪。至於同支票背面上他人之...

【用戶】楊于靖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最高法院刑事92年台上字第532號按支票「背書」或「禁止轉讓」記載之加記或塗銷,係發票完成後之另一行為,對於已完成之票據所表彰之權利不生影響。換言之,該已合法完成之票據金額、日期、付款地等均不因該等事項之加記或塗銷而改變,致票據上所表彰之權利受影響。「禁止背書轉讓」之記載,在票據法上係限制執票人之票據權利移轉,故將支票正面記載「禁止背書轉讓」予以塗銷,並未變更其內容,僅表示解除該項限制,若將附表所示支票上「禁止背書轉讓」之記載擅自塗銷,核屬毀棄文書;又支票上之背書,為法律所定對支票負擔保責任之文書,將背書塗去,即屬使該背書之效用完全喪失,自應成立刑法第352條之毀損他人之文書罪。至於同支票背面上他人之...

【用戶】林佑佑

【年級】

【評論內容】補充59年台上字第2588號支票上之背書,係發票後之另一票據行為,上訴人在其偽造之支票背面,n偽造某甲署押為背書並達行使之程度,自足以生損害於某甲,顯屬另一行n使偽造私文書之行為,乃原判決及第一審判決均以偽造上項背書,為偽造n有價證券之一部,自難謂無違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