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下列敘述,有幾項正確?(甲)中國文字的創造方法是先訂六書的法則,然後依六書而創造文字。(乙)依許慎 說文解字敘,「畫成其物,隨體詰詘」者為象形;「比類合誼,以見指撝」者為會意。(丙) 「轉注」字是一字多義,屬「增義法」;「假借」字是多字同為一義,屬「增字法」。(丁)隸書的發明將中國字之筆畫由圓曲變為方直,卻仍保有六書之原意。(戊) 《說文解字》主要收錄大篆共九千三百五十三字,為研究文字學的重要依據。(己)隸書所以稱為「八分書」,包世臣藝舟雙楫以為「八」是背的意思,指字形有左右相背的樣子(庚)唐朝以後,楷書成為正規文字,唐 石經就是標準的楷書。五代以後,雕版文字通常以楷書來寫成,楷書遂成為我國文字的正體(辛)秦國為了書寫方便,相傳李斯將圓轉筆畫改為方折筆畫成為「秦隸」
(A) 5個
(B) 4個
(C) 3個
(D)2個
(E) 1 個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285714
統計:A(34),B(41),C(51),D(52),E(4)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句」、國語、六書判斷

用户評論

【用戶】Vicky La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甲先訂六書法則(X)丁隸書保有六書原意(X)

【用戶】Vicky La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丙轉注是多字一義(增字法)假借是一字多義(減字法)

【用戶】楊竣宇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許慎說:「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所謂「建類一首」,就是指同一個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幾個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釋。例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對轉注字,它們都屬「老部」(所謂建類一首)許慎對「老」字的解釋是「老、考也」,「考、老也」(所謂同意相受)  轉注字有三個條件:兩字同一部首、二字聲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釋。  轉注字必須是一對或一組,不能是一個。說文:「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當某個新事物出現之後,在口語裡已經有了這個詞,但在筆下卻沒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稱聲音相同的字來代表(托事),這就是「假借」。  所謂假借...

【用戶】Vicky La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丙轉注是多字一義(增字法)假借是一字多義(減字法)

【用戶】楊竣宇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許慎說:「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所謂「建類一首」,就是指同一個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幾個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釋。例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對轉注字,它們都屬「老部」(所謂建類一首)許慎對「老」字的解釋是「老、考也」,「考、老也」(所謂同意相受)  轉注字有三個條件:兩字同一部首、二字聲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釋。  轉注字必須是一對或一組,不能是一個。說文:「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當某個新事物出現之後,在口語裡已經有了這個詞,但在筆下卻沒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稱聲音相同的字來代表(托事),這就是「假借」。  所謂假借...

【用戶】黃鼴鼠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甲)中國文字的創造方法是先訂六書的法則→六書的法則是後來歸納出來的(丙) 「轉注」字是一字多義,屬「增義法」→假借       「假借」字是多字同為一義,屬「增字法」→轉注(丁)隸書......卻仍保有六書之原意→已失去六書原意(戊) 《說文解字》主要收錄大篆共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小篆(己)隸書所以稱為「八分書」,包世臣藝舟雙楫以為「八」是背的意思,指字形有左右相背的樣子→      八分書為篆文、隸書的過度字體,藝舟雙楫認為,新字體得舊字體之八分(惟時時轉變,形體少異,得舊日之八分,因以八分為名。)(辛)秦國為了書寫方便,相傳李斯將圓轉筆畫改為方折筆畫成為「秦隸」→程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