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十二年國教國中教育會考評量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個等級,採取什麼參照方式?
(A)標準參照
(B)常模參照
(C)次序參照
(D)比率參照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8361
統計:A(207),B(27),C(3),D(1),E(0)

用户評論

【用戶】譚守甫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常模參照測驗與標準參照測驗異同點 (余民寧87) 常模參照測驗標準參照測驗相同點均與學習工作的成就領域相關,且均具有甄別學生目的。皆需明確陳述教學目標作為編製測驗之原則。均參考應用同一套常見編擬有效試題原則。盡量控制影響誤差的各種因素。均使用各種不同測驗類型。均會重視有利於測驗結果解釋的各種因素。二者皆重視測驗結果的信度。

【用戶】Carroll Rai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資料來源:https://cap.nace.edu.tw/documents/1020523.pdf會考採標準參照方式呈現學生各科考試結果,每一科目的成績分為「精熟」、「基礎」、「待加強」3 個等級。各科等級的表現描述已事先擬定完成,學生可以透過表現標準的描述來了解「自身」的學習成就,不需要與他人比較,藉此減低學生間分分計較的競爭壓力。而A++ 、A+劃分依據才依照百分比為激勵學生學習,並協助教育部及各縣市教育局(處)解決升學競爭較激烈區域免試超額時避免不了抽籤的困境,臺師大心測中心建議教育會考各科在維持三等級的計分標準原則下,在精熟(A)等級前 50%,分別標示 A++(精熟等級前 25%)及 A+(精熟等級前 26%~50%),並在基礎(B)前 50%分別標示 B++(基礎等級前 25%)及 B+(基礎等級前 26%~50%)

【用戶】譚守甫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常模參照測驗與標準參照測驗異同點 (余民寧87) 常模參照測驗標準參照測驗相同點均與學習工作的成就領域相關,且均具有甄別學生目的。皆需明確陳述教學目標作為編製測驗之原則。均參考應用同一套常見編擬有效試題原則。盡量控制影響誤差的各種因素。均使用各種不同測驗類型。均會重視有利於測驗結果解釋的各種因素。二者皆重視測驗結果的信度。

【用戶】備課漢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資料來源:https://cap.nace.edu.tw/documents/1020523.pdf會考採標準參照方式呈現學生各科考試結果,每一科目的成績分為「精熟」、「基礎」、「待加強」3 個等級。各科等級的表現描述已事先擬定完成,學生可以透過表現標準的描述來了解「自身」的學習成就,不需要與他人比較,藉此減低學生間分分計較的競爭壓力。而A++ 、A+劃分依據才依照百分比為激勵學生學習,並協助教育部及各縣市教育局(處)解決升學競爭較激烈區域免試超額時避免不了抽籤的困境,臺師大心測中心建議教育會考各科在維持三等級的計分標準原則下,在精熟(A)等級前 50%,分別標示 A++(精熟等級前 25%)及 A+(精熟等級前 26%~50%),並在基礎(B)前 50%分別標示 B++(基礎等級前 25%)及 B+(基礎等級前 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