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下列典故的人名配對,何者錯誤?
(A)鐵杵磨針:李白‚
(B)江郎才盡:江淹ƒ
(C)小時了了:曹植„
(D)投筆從戎:班超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84049
統計:A(86),B(99),C(669),D(49),E(0)

用户評論

【用戶】Joyce Li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C小時了了:孔融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南朝梁代,有一位名氣頗勝的文學家名叫江淹,他年少的時便以才氣出眾著名,是一位會寫文章也能作畫的才子。但當江淹不再年輕,步入晚年時,總是拿著筆,卻要思考半天,思考後也寫不見得可以創作出東西來。因此,在當時就有人謠傳說:「有一天,江淹在涼亭裏睡覺,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有一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支筆放在你身上已經很多年了,現在也是該還給我的時候了。』聽見老者的話,江淹順手摸了摸懷裏,果然掏出一支奇特的五色華筆來,於是他就把筆還給了郭璞。從此以後,江淹就再也寫不出美妙的文章了。」這樣的謠言迅速地傳開來,也因此人們都說江郎的才華已經用盡了。http://myweb.scu.edu.tw/~songshyong/09.htm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翹課,到街上去閒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歎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裏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東漢時,有一個很有名的大將軍-班超,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充滿理想。但因家境貧困,所以為官府抄寫書籍,賺取微薄薪水,以供養母親。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時,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厭煩,便停止抄寫,站了起來,把筆丟到一旁,歎息的說:「大丈夫就應該傚法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裡做抄寫這種小事,浪費時間呢!」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投筆從戎」,用來指棄文從軍,以捍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