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劉向.說苑》)
【題組】1根據本文的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師曠認為晉平公七十歲還想學習,為時已晚
(B)師曠用太陽和燭火的亮光比喻學習的效果
(C)師曠認為人在老年時學習效果勝過少壯年時
(D)晉平公聽完師曠的諫言後,非常生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18878
統計:A(6),B(321),C(36),D(8),E(0)

用户評論

【用戶】最後階段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有人可幫忙翻譯嗎?C為什麼不對?

【用戶】蕭宏德

【年級】研二下

【評論內容】晉平公有一天對一位名叫師曠的樂師說︰“我已經是七十歲的老人了,想要學習,恐怕是太晚了吧?” 師曠說︰“那為什麼不趕快把蠟燭點起來?”晉平公生氣地說︰“哪裡有做臣子的在戲弄他的君王的呢?” 師曠就認真地對他說︰“失明的臣子(古代樂師多半盲眼) 怎麼敢戲弄我的君王啊﹗我聽說︰‘少年的時候好學,就像是日出時的陽光;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太陽在中午時的光明;老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點亮蠟燭的光亮。’點亮了蠟燭的光亮,跟在黑暗中行走哪個會更好呢?”晉平公說:「說得好極了!」

【用戶】林裕唐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今解】 學習是為了照亮人的行程,引導人的行動。這裏,師曠用「日出」、「日中」和「炳燭」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和人生學習的三個階段,是十分具體的。 人到老年,精力和記憶力都大大衰退,比起年輕人來,學習上確實存在更大困難。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困難總是能克服的。 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當一個科技文盲、知識文盲已經行不通了,學習對每一個人來說,尤其重要。我們是否能因為年紀大了就不學習了呢?這裏就應該問自己一聲:「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