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 以下每個選項皆含前後兩段引文,後文與前文觀點、意涵截然不同的選項是:
(A)《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黃宗羲〈原君〉: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
(B)《莊子》: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王羲之〈蘭亭集序〉: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C)《老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司馬遷〈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D)《論語》: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荀子》: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E)《韓非子》: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至于暴秦,焚經書,殺儒士,設挾書之法,行是古之罪。

參考答案

答案:B,C,E
難度:困難0.384615
統計:A(3),B(10),C(9),D(3),E(9)

用户評論

【用戶】Joyce Lin

【年級】

【評論內容】(C)《老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司馬遷〈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 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