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之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鋸,是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而 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上文闡 述主政者施政的要旨是:
(A)必須要能賞罰分明,才是為政之道
(B)必須放棄賞罰,仁義之道才能施行
(C)需知賞與罰的手段,都有其侷限性
(D)應少用賞罰,才能因應民意與輿論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61922
統計:A(45),B(24),C(186),D(4),E(0)

用户評論

【用戶】appletina1032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譯文:古人獎賞不用爵位和俸祿,刑罰不用刀鋸。用爵位、俸祿行賞,隻對能得到爵位、俸祿的人起作用,不能影響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祿的人。用刀鋸作刑具,隻對受這種刑的人起作用,對不受這種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賞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祿來獎賞;也知道天下的罪惡是罰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鋸來制裁。所以當賞罰有疑問時,就以仁愛之心對待。用君子長者的寬厚仁慈對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繼回到君子長者的忠厚仁愛之道上來,所以說這就是賞罰忠厚到了極點啊!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上文闡述主政者施政的要旨是:需知賞與罰的手段,都有其侷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