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4.下列對郁永河的《裨海記遊》敘述何者有誤﹖
(A) 上卷說明來臺緣由,並記錄從福州到鹿耳門的行程,以十二首「臺灣竹枝詞」作結
(B)《裨海記遊》,又名《採硫日記》,書中描繪 17 世紀的台灣風土民情
(C)《裨海記遊》該書,即描繪郁永河此趟採硫工作的過程
(D)《裨海記遊》所描寫的是清雍正時期的採硫過程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困難0.125
統計:A(0),B(3),C(3),D(1),E(0)

用户評論

【用戶】台式料理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裨海記遊該書,即描繪他此趟採硫工作的過程,期間將當時台灣西部,諸如新港、大武郡、(大肚)、沙轆(沙鹿)、牛罵頭(清水)、通霄等地的平埔族與其他原住民的風俗民情做了詳細的描繪。文章中所描寫的康熙台北湖(因1694年康熙大地震所形成)的模樣常為後人所爭論。今北投龍鳳谷有碑誌之。該書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說明來臺緣由,並記錄從福州到鹿耳門的行程,以十二首「臺灣竹枝詞」作結。中卷分為「採硫物資」、「西部大縱走」以及「北投採硫」三部分。下卷縱論山川形勢與風俗民情,以二十四首「土番竹枝詞」作結。康熙台北湖描繪[編輯]裨海記遊描寫1697年大湖(康熙台北湖)的景色為:「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門(今關渡),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矣」。

【用戶】台式料理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裨海記遊該書,即描繪他此趟採硫工作的過程,期間將當時台灣西部,諸如新港、大武郡、(大肚)、沙轆(沙鹿)、牛罵頭(清水)、通霄等地的平埔族與其他原住民的風俗民情做了詳細的描繪。文章中所描寫的康熙台北湖(因1694年康熙大地震所形成)的模樣常為後人所爭論。今北投龍鳳谷有碑誌之。該書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說明來臺緣由,並記錄從福州到鹿耳門的行程,以十二首「臺灣竹枝詞」作結。中卷分為「採硫物資」、「西部大縱走」以及「北投採硫」三部分。下卷縱論山川形勢與風俗民情,以二十四首「土番竹枝詞」作結。康熙台北湖描繪[編輯]裨海記遊描寫1697年大湖(康熙台北湖)的景色為:「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門(今關渡),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