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十部伎」屬於中國哪一個朝代的宮廷音樂?
(A)周朝
(B)漢朝
(C)唐朝
(D)清朝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4858
統計:A(9),B(16),C(269),D(1),E(0)

用户評論

【用戶】歆翎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n名詞解釋:n制度名。唐代樂舞名。據唐六典十部樂之排列順序為:讌樂、清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高昌樂、康國樂。唐太宗(西元626∼西元649)貞觀十一年至十六年(西元637∼西元642)制訂之。刪除九部伎之禮畢,改清商伎為清樂伎,增添新創之燕樂伎和西域之高昌伎,併西涼伎、天竺伎、高麗伎、龜茲伎、疏勒伎、康國伎、安國伎等合稱十部伎。貞觀十六年(西元642)十一月首次演出十部伎。演出時係從第一伎開始至第十伎依順序上演,十部伎在二部伎、教坊、梨園三種制度成立以後雖盡失光芒,然經安祿山之亂後,於德宗(西元780∼西元801)貞元十四年(西元798),十部伎又告復甦,至懿宗時(西元860∼西元873)十部伎樂工人數多達二百人。十部伎傳經五代(西元907∼西元960)至宋代(西元960∼西元1279)則完全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