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2 錢鍾書曾評古詩「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是把事的無聲的姿態,說成有聲音的波動,彷彿在視覺裡獲得了聽覺的感受。下列何者之意境符合此說?
(A)行入鬧荷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
(B)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
(C)十里陂塘春鴨鬧/一川桑柘晚煙平
(D)薄暮歸來漁火鬧/放翁自笑欲忘情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13708
統計:A(242),B(324),C(179),D(787),E(0)

用户評論

【用戶】judy16580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雖然錯了,不過回過頭來看,稍微分析,題幹是要「把無聲的事物講成有聲」(A)行入鬧荷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  → 如果是有聲,就不會沉醉與酣(B)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  → 原本「鼓」就有聲了,而非無聲(C)十里陂塘春鴨鬧/一川桑柘晚煙平  → 這個比較有爭議,因為不確定是看到很多鴨鴨而覺得熱鬧,還是呱呱呱而吵鬧,暫時放著(D)薄暮歸來漁火鬧/放翁自笑欲忘情  → 漁火原本為無聲,但因為看到漁火而覺得熱鬧故C和D相較之下,原本為無生命、一定無聲的D ( 漁火 )會比可能有聲的C ( 鴨鴨 ) 適合一些至於D後面的「放翁自笑」那是人的事情,他笑不笑、有沒有聲音跟前面的漁火沒有關係 ( 不是漁火在笑XD )

【用戶】王藍夫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笑聲不是放翁在笑嗎?漁火鬧也沒有產生有聲的意象阿?

【用戶】ChiaJung Hsu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無聲→有聲B的鼓、C的鴨本來就有聲音所以B和C刪掉A鬧荷是指艷麗的荷花荷塘沒有轉成聽覺的意思所以刪去法只剩下D可選

【用戶】107地特五等一班行政上榜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A)行入鬧荷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 (B)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 (C)十里陂塘春鴨鬧/一川桑柘晚煙平 (D)薄暮歸來漁火鬧/放翁自笑欲忘情 (A) 出自范成大(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鬧:形容荷花豔麗。單純做形容詞用。語譯:西風從小溪吹到湖面,再吹到豔麗荷塘,使紅白蓮花隨風搖擺,似醉酒的美女。(B) 出自 朱淑真(元夜)。鬧:形容刻畫那樂器合鳴聲音沖天而起的盛況,營造出滿城迎春的熱烈。單純做形容詞用。語譯:火燭的光彩奪目與紅豔,那鑼鼓吹打的音樂聲,熱鬧得響徹雲霄,好像要把天掀起 (C) 出自元好問(被檄夜赴鄧州幕府)。鬧:形容春鴨正在拍水嬉戲高聲鳴叫。語譯:十里池塘中,一群群春鴨正在拍水嬉戲高聲鳴叫,整個川原中種植的桑樹和柘樹平展在晚煙之中。 (D) 出自陸游《小市》。「鬧」字是把事的無聲的姿態,說成有聲音的波動,彷彿在視覺裡獲得了聽覺的感受。語譯:傍晚歸來漁火的燈光熱鬧萬分,放翁自己喜笑又想淡漠不動情。----搶救國考國文特訓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