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 某社會工作師在進行資料過錄並鍵入電腦時,不小心誤將原本回答的1 輸入成2,請問這種誤差的本質為:
(A)隨機誤差
(B)系統性誤差
(C)抽樣誤差
(D)測量誤差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16729
統計:A(139),B(81),C(2),D(17),E(0)

用户評論

【用戶】羽菁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何謂非抽樣誤差:至於非抽樣誤差,是與抽樣無關的系統誤差,主要來自調查時的執行與事後在記錄、整理資料. 時所發生的錯誤,其特性剛好和抽樣誤差相反。非抽樣誤差在調查的每個階段幾乎都會發生。『隨機誤差』: 實驗的基本方法,往往是希望能 控制變因,以找出 物理量受 個別變因的影響。因此 總是希望 控制所有影響的變因,一次只讓一種變因變化。實驗的設計便是盡量能達到上述的目的。而且為了實驗簡便,往往也忽略對實驗影響較微小的因素。(也比較實際) 但實際操作時,不見得盡如人意。這些不易控制(有時候無法控制)的小變因,便會使測量值產生隨機分佈的誤差。也就是說 有些測量值會過高,有些則會稍低。 非抽樣誤差可分為處理誤差與回應誤差兩種。處理誤差是指處理資料時所犯的錯誤,包括計算錯誤、資料輸入錯誤。此種誤差無法估計,唯有在資料的整理、計算上做妥善的規劃與審核方可減少誤差,統計學家通常假設此種誤差不存在。回應誤差是選定的受訪對象給的資料不正確或是不回應。依上所述,選項A理由何在呢?

【用戶】Jie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隨機誤差也稱為偶然誤差和不定誤差,是由於在測定過程中一系列有關因素微小的隨機波動而形成的具有相互抵償性的誤差。它的特點:大小和方向都不固定,也無法測量或校正。隨機誤差的性質是:隨著測定次數的增加,正負誤差可以相互低償,誤差的平均值將逐漸趨向於零。還是不懂為何選A,求解

【用戶】發狂的章魚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首先,隨機誤差與系統性誤差才是資料統計時會發生的誤差,c,d不合。隨機與系統誤差皆來自難以預測的失誤造成,但隨機講究的是人為的小誤差之流,系統則指大量經工具統計時因外物造成的錯誤。故此處以隨機誤差為佳。至於1F所提到的非抽樣誤差,仍屬在抽樣階段。為非因抽樣方法錯誤造成的誤差,與本題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