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 ⑶若 X 測驗之兩週再測信度為 0.70,以 68%信心區間預測小英兩週後的再測成績為何?(4 分)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5914
統計:A(2548),B(480),C(439),D(700),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選出與其他相異的選項、古代名人師生關係

用户評論

【用戶】林一 一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翻譯:我穿著破破爛爛的,和他們相處在一起,絲毫沒有羡慕的念頭。這是因為我內心有值得快樂的地方,所以不在意吃飯、穿衣服跟不上人家。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就是像這個樣子啊!此段話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思想。在看各個選項(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自己的學問不為人所知曉,卻不怨天尤人,這不是有修 養的 君子的作為了嗎?(B)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別人不能忍受這種憂患,但是顏回依然快樂【要旨】顏回是一個在逆境中,依然能樂以忘憂的人(C)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所憂愁的在於道之不行,並不憂愁貧困吃不飽。(D)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說:一個讀書人既專心追求真理,卻以自己穿的不好,吃的不好為恥辱...

【用戶】non_add5956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6. 縕袍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13 《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下列選項最符合上文意旨的是: (A)無憂無慮乃是真君子 (B)知音難覓的深沉傷感 (C)對個人名聲的泰然自處 (D)人我交際切勿愠怒中傷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文中所呈現的心境,與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安貧樂道)君子憂道,不憂貧 (安貧樂道)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安貧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