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青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關於李白這首詩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遠行者乃是孤身一人
(B) 詩中表達了離別時的不捨
(C) 「孤蓬」、「浮雲」都表達了遊子的心境
(D) 這是一首送別詩,寫李白即將遠行的不捨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9768
統計:A(295),B(169),C(251),D(281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唐詩-李白

用户評論

【用戶】Chun Jen Wa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翻譯︰李白送友人來到城外,只見青翠山巒橫亙在城外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此地一別,即將像蓬草隨風飛轉,到萬里之外去了。天空中的白雲隨風飄浮。象徵友人行蹤不定,遠處夕陽徐徐而下,隱喻對朋友依依借別的心情。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馬兒臨別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

【用戶】米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李白《送友人》(D) 從詩名得知 這是一首送別朋友的詩。(是友人要遠行而不是李白)語譯:青翠的山脈橫臥在城北外,清澈的溪水自城東流繞而過。在此分別後,你就要像那無根的飛蓬般,獨自飄泊到萬里外了。遊子的心意,有如天上的浮雲,流連不忍離去;而朋友分別的情懷,更有如日落西山,既令人感傷,卻又挽留不住。我們在此分手作別。你走了,只聽見馬兒仍不斷悲傷的嘶鳴著。欣賞:古代不比今日─交通發達,通訊方便。朋友相見,是再容易不過了。但在當時,朋友相別,往往便是三、五年見不到面,即使書信往返,也十分耗時,離情的濃稠,由此便可想而知了。「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朋友的馬,馱他而去;李白的馬,入城而返。就在這一去一返之際,不僅馬上的人,連馬兒也因傷別離而嘶鳴啊!參考資料www.dragonwise.hku.hk/dragonwise/songs/worksheets/c18ws3.doc

【用戶】劉季維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米娜難怪這一題沒有給作者和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