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 汪琬〈傳是樓記〉:「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博之而非誇多鬥靡也,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此段文字旨在說明:
(A) 博覽群書不可誇耀學識,應謙虛自持
(B) 讀書的目的在於博覽群書,多方培養興趣
(C) 過猶不及,讀書不計較數量多少,謹守中庸之道
(D) 讀書的方法,以博覽群書入手,終至於汰蕪存菁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40446
統計:A(819),B(187),C(345),D(2410),E(2)

用户評論

【用戶】霖怡莘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博之而非誇多鬥靡也,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善讀書者根柢於性命而究極於事功:沿流以溯源,無不探也;明體以適用,無不達也。尊所聞,行所知,非善讀書者而能如是乎?翻譯:古代善於讀書的人,開始時博覽,到最後就專攻,博覽群書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廣博,專攻一門也不是抱殘守殘。善於讀書的人以性命之理為基礎,而最終則要體現在事業和功績中:循著流追溯源,沒有什麽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實行,沒有不能做到的。尊重所聽到的教誨,力行所學到的道理,不是善於讀書的人能這樣嗎?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39 「藏之之難,不若守之之難;守之之難,不若讀之之難,尤不若躬體而心得之之難。…夫既已讀之矣,而或 口與躬違,心與迹忤,采其華而忘其實,是則呻佔記誦之學,所為譁眾而竊名者也,與弗讀奚以異哉?」 (汪琬〈傳是樓記〉)根據文意判斷,讀書最難得的是: (A) 懂得藏書的方法 (B) 能品賞文字之美 (C) 能切實身體力行 (D) 擁有背誦的功力

【用戶】業精於勤,事立於豫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由「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可知,古代善於讀書的人,開始於博覽群書,到最後摘要經典內容。由此可知是(D) 讀書的方法,以博覽群書入手,終至於汰蕪存菁。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汪琬〈傳是樓記〉:「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博之而非誇多鬥靡也,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此段文字旨在說明:讀書的方法,以博覽群書入手,終至於汰蕪存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