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也。」是下列哪一個人的感嘆?
(A)司馬遷
(B)班固
(C)歐陽脩
(D)顧炎武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92308
統計:A(9),B(3),C(1),D(0),E(0)

用户評論

【用戶】Kelly Yan

【年級】

【評論內容】太史公(司馬遷)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長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 太史公說:“ 我讀《孟子》 ,每當讀到梁惠王問“怎樣才對我的國家有利”時,總不免放下書本而有所感嘆。說:唉,謀利的確是一切禍亂的開始呀!孔夫子極少講利的問題,其原因就是經常防備這個禍亂的根源。所以他說“依據個人的利益而行動,會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麼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