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 關於職業病,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❶職業病一定是由職業所引起,且職業為唯一的因素
❷職業可能加重已存在的痼疾
❸職業病會造成身體疾病,但不包括心理疾病
❹職業病是個人疾病,對社會無危害
❺主要是由於接觸有害健康的不良工作環境
(A)❶❷❸
(B)❶❸❺
(C)❷❹❺
(D)❶❷❺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679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X❸職業病會造成身體疾病,但不包括心理疾病X❹職業病是個人疾病,對社會無危害O❶職業病一定是由職業所引起,且職業為唯一的因素O❷職業可能加重已存在的痼疾O❺主要是由於接觸有害健康的不良工作環境職業病的認識及預防 中壢天晟醫院  職業醫學科  陳一中醫師      近年來因為勞工意識高漲及權利抬頭,使得勞工職業病事件層出不窮,而何謂職業病及如何預防職業病對勞工的威脅則是被受關切的。      因職業或工作的關係,與有害健康的工作環境接觸,或經常以重覆危害健康的方法作業,因而發生之疾病,即稱為職業病。不同職業的從業人員會罹患不同類型的職業疾病,雖然勞工個人的身心健康情況及生理條件,對罹患職業病會有影響,但主因是因接觸有害的工作環境,或從事不良的工作方法所導致。職業病判定必須滿足下列條件:1.危害因子確實存在:指工作環境中確實存在有已知會對人體造成疾病的因子。2.必須曾經暴露於存在危害因子之環境:發病勞工必須曾經暴露於該發病因子之環境。3.發病期間與症狀及危害因子之暴露期間有時序之相關:理論上發病與暴露有其因果性,故必項先有暴露過程才導致發病。       職業病與作業環境中的多種因素有相當的因果關係,一般足以影響健康的因素約略可分為下列幾種:1.化學性危害,例如工廠用的化學物質、溶劑、金屬、氣體。2.物理性危害,例如震動、搬重物、拉傷扭傷、噪音、悶熱、低溫、異常氣壓、輻射等。3.生物性危害,例如醫護人員照顧病人而感染到肺結核、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等。4.人因工程因素:由於不良的操作姿式或使用設計不當工具容易導致疲勞、肌肉疼痛、骨骼傷害等,例如長期電腦文書作業導致腕道症候群。 危害物進人人體途徑包括以下的途徑:1.呼吸系統:由鼻子吸入後,經由氣管、支氣管、肺、肺泡、循環系統、各目標器官,可直接對肺部造成傷害,如引起過敏、塵肺症等,或是對目標器官進行破壞,例如有機溶劑對血液系統、腎、肝等功能造成影響。2.消化系統:由口腔食入,經由食道、胃、小腸、循環系統、各目標器官,可直接對消化系統造成傷害,如引起腐蝕、潰爛等。或是對目標器官進行破壞;例如農藥除了造成消化道腐蝕外,亦對腎、肝等功能造成影響。3.皮膚:許多危害物質可透過皮膚表面腺體之開口進入人體,進而隨著各種循環系統至各目標器官;另外亦可直接傷害皮膚本身,包括刺激、過敏、發炎、乾裂等。4.眼睛:由眼睛接觸直接造成傷害外,亦可由其微血管吸收或鼻淚管進入人體。      職業病的發生都有其徵候與症狀,從過去資料顯示,職業病的起因皆是由於作業環境有害因子作導火線,在長時間的暴露下使得危害劑量持續累積,最後造成無法回覆的病症。有時從一些徵候或症狀即可了解職業病的危害狀況及應採取之預防措施。職業病的預防基本上從二方面著手,一是技術層面,即是危害因子的控制;另一方面是由政策層面防治。1.危害因子的控制:不同的事業單位,可能各有其特殊的危害問題,或特定的危害程度。可經由環境管理、作業管理、行政管理、健康管理等四方面來加強管理及控制。2.政策面的防治:目前國內對於職業病的防治最急迫努力的地方有:有效掌握國內勞工罹患職業病及勞工健康狀況;加強改善事業單位作業環境及作業方法;增進雇主、勞工的勞工衛生知識;及加強職業疾病防治研究。       政府已經針對職業性皮膚病、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職業性氣喘、砷中毒、職業性下背痛、職業性腕道症候群、有機溶劑引起的週邊神經疾病及肝傷害、石綿肺症、職業性矽肺症及煤礦工人塵肺症、職業性過敏性肺炎、刺激性氣體引起的呼吸列傷害、異常氣壓作業意外、游離輻射職業病、高溫作業之職業病、農藥巴拉刈引起職業性皮膚病,汞、鎘、鉛、錳、苯、鈹、鉻中毒,二硫化碳、二甲基甲醯胺、異氰酸脂類、苯胺類、硝基聯苯、苯胺類、丙烯醯胺、丙烯晴、溴化甲烷暴露等近百種職業暴露制定相關基準當作診斷參考。由於職業病的診斷相當嚴謹,暴露物質的特性與評估也相當複雜,因此,當勞工朋友懷疑自己是否有職業病時,必須由職業醫學科醫師進一步診斷確認。http://www.tcmg.com.tw/ym/knowledge/knowledge_2_detail.php?Key=260&cID=0&key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