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2. 熔點高低順序:NaCl,Cl2,HCl,H2O。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22936
統計:A(228),B(36),C(73),D(99),E(0)

用户評論

【用戶】Mia Che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Van Hiele理論層次一:視覺 (Visualization)這個層次的學童,對於幾何圖形的認識來自圖形整體外貌,學童會依據圖形外貌來學習辨認圖形。但學生不能確認這些圖形的組成要素和圖形的屬性。層次二:分析 (Analysis)學生開始發現圖形的性質與組成要素,並學習專業的數學語言,來形容圖形的特徵,但是學生並不了解圖形間或圖形性質間的關聯。層次三:非形式演繹 (Informal dedcution)學生能夠依據圖形的性質形成定義,雖學童思考具有簡單的邏輯思考,能做簡短的推論,但此推論可能不是一個完整抽象的演繹推論,用來指出性質與性質的關係或兩個圖形之間的相互關係。層次四:演繹 (deduction)學生能夠利用抽象演繹推理的過程,來證明各種幾何問題,同時知道證明的方法並非皆唯一,學習者具備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的概念。層次五:嚴密系統 (rigor)學生瞭解公設化系統的意義,能根據不同的公設系統作推論。能了解不同的幾何系統,例如歐氏幾何與非歐幾何。

【用戶】Mia Che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扭年一貫課程幾何課程可概分為四階段:(1) 階段一(一年級到三年級):較強調幾何形體的認識、探索與操作,學生對幾何形體中的幾何要素,也許能指認,但尚不清楚其結構意義。(2) 階段二(四年級到五年級):由於數與量的發展逐漸成熟,學生開始結合「數」與「形」兩大主題,學習運用幾何形體的構成要素(如角、邊、面)及其數量性質(如角度、邊長、面積)。(3) 階段三(六年級到七年級):透過形體的分割、拼合、截補、變形及變換等操作,來了解形體的性質與幾何量的計算及非形式化推理。透過方位描述及立體模型的展開與組合以培養空間能力及視覺推理。(4) 階段四(八年級到九年級):開始由具體操作情境進入推理幾何情境中,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