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 劉小弟,十三歲,罹患風濕性心臟病且合併多發性關節炎,有關減輕關節疼痛的措施,下列何者錯誤?
(A)關節處施予冰敷減輕腫脹
(B)早晨起床活動前先服用止痛藥
(C)早晨起床活動前一小時予電毯使用
(D)鼓勵游泳以維持各關節的活動度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11905
統計:A(43),B(10),C(27),D(3),E(0)

用户評論

【用戶】SUGAR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是一種移行性多發性關節炎,較常發生於大關節,如脕、膝、踝等,也可能發生在手、足等小關節,其紅腫熱痛腸很嚴重,甚至無法走路。冰敷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率約0.4%,是一種全身慢性發炎性疾病,主要是免疫系統產生不 ... 急性期退化性關節炎處置方式需冰敷、多休息,千萬不要搓揉按摩

【用戶】加油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1).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常在清晨起床時,感到病變的關節或附近肌肉會僵硬,使得翻身、握拳或走路均感到困難。嚴重時,全身會有僵硬感,病人得要等到起床後活動筋骨或溫暖後才會減輕。故應每天以全關節運動方式進行和緩的關節運動,如使用固定架,仍應每日取下做關節運動,以免關節僵硬或肌肉因不用而萎縮。(2).急性期過後,即可開始逐漸增加活動量,可選擇游泳,或在溫水池中進行和緩的活動,避免過多的跑、跳或負重的活動,以免加速關節破壞。適當之活動量為:活動後,關節無疼痛情形或休息一下,疼痛情形即恢復之量。如經一段時間(約一小時)休息,疼痛現象未減輕反而加劇,則表示活動過量,應重新調整活動量。 (3).關節活動時多少會有疼痛不適或僵硬難以移動,應儘量克服,以免關節不動過久產生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