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 阿特福(C. Alderfer)的「ERG 理論」有推進馬師婁(A. Maslow)需要層級理論的貢獻,其主要論點為何?
(A)當較低層次的需要獲得一定程度滿足後,會追求較高層次的需要
(B)當某項需要獲得相當程度的滿足後,該項需要的激勵作用就會減弱
(C)人類有五種基本需要,按激勵效果形成層級的次序關係
(D)高層次需要未獲滿足將引發挫折退縮的現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39912
統計:A(138),B(66),C(15),D(1149),E(0)

用户評論

【用戶】Avon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ABC三選項Maslow需要層次理論皆有D是ERG理論在Maslow需要層次理論為基礎而另外補充之內涵。Alderfer將需求的類別歸納為三類,ERG分別表是三種不同的需求,與馬斯洛的需求層級之間有對應的關係:1. 生存(existence)需求:包含了物質及安全需求。2. 關係(relatedness)需求:包含安全需求及部分的尊重需求。3. 成長(growth)需求:包含其餘的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Alderfer認為需求的出現並非單向的階層方式,而是一種往復的進行。而且需求類別的重要性排列是因人而異的,Ex: 有人是朋友重要,有人是成就第一。Alderfer認為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有「滿足—進展」的方式,也有「挫折─退縮」的可能,也就是說低層次的需求滿足,於是有高層次的...

【用戶】盧妍蓁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激勵理論一、認知途徑(1)內容理論 (關於動機)  ● Maslow需求層次論  ●Herzberg激勵保健理論=兩因子理論(D)  ●Alderfer ERG理論:生存(existence)、關係(relatedness)、成長(growth)口訣-生關長  ● McClelland社會動機論(B)=三需要理論:成就、權力、歸屬(親和)口訣-成權歸(2)過程理論  (關於選擇、方向、目標)  ● Vroom 期望(預期)理論:M(激勵)=E(期望) x V(期望值) xI(媒具)  ● Adams 公平(衡平)理論=社會比較理論:個人會以其工作結果與工作投入之比率,與他人做比較,一旦發覺不相稱,便調整其行為。二、非認知途徑(行為改變途徑)-增強理論 (關於行為如何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