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唐代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是出名的作品,但是我不喜歡。「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說小人讒言的蔽障忠貞,義理甚明,但是,獄中的駱賓王,寄託了太多個人的憤怨不平,蟬倒是無辜的了。比較起來,晚唐的李商隱還是真能聽見蟬聲的人:「五更疎欲斷,一樹碧無情」;那夏日高厲的蟬嘶,無止無休,持續的高音,最後變成一種聽覺上的空白,天荒地老,悽楚惻厲到了極至,而天地依然,只是無動於衷的初始的天地啊!曹植的〈蟬賦〉,洋洋灑灑,通篇詠蟬:「在盛陽之仲夏兮,始遊豫乎芳林;實淡泊而寡慾兮,獨怡樂而長吟;聲嗷嗷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內含和而弗食兮,與眾物而無求。」……多年來,蟬在中國,被孤傲情重的詩人牽連附會,變成了林中懷抱非凡的孤獨者,每到夏日,便以悽楚激烈的高音,重複著牠不可解的寂寞與堅持,千古不絕。蟬蛹蛻解的殼,每到夏初,大度山遍地皆是,和蟬形不十分相似,傴僂彎曲,有點醜怪。學生們對這殼十分感興趣,撿來做精密素描的對象,並且在畫完的蛹殼邊寫下這樣的句子:「蟬蛹在土中數年,一旦解蛻,成蟬之後,長鳴數日即死。」似乎,這蟬的故事使他們驚詫、感傷,在他們年少青春的生命中已感覺著那微小身體中隱含著不可解的生命的莊重與辛苦吧。 ( 節錄自蔣勳〈蟬〉)
【題組】依據上文,作者不喜歡駱賓王(在獄詠蟬)的原因為何?
(A) 駱賓王僅以蟬自況,個人情緒掩過蟬鳴
(B) 駱賓王以小人喻蟬,使蟬一直不被認同
(C) 駱賓王對蟬無動於衷,不如李商隱懂蟬
(D) 駱賓王在詩中直抒怨憤,完全沒提到蟬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58805
統計:A(419),B(119),C(43),D(5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李商隱 求安定城樓 語譯、李商隱的風格、時節/節氣比較

用户評論

【用戶】陳姿雅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 駱賓王僅以蟬自況,個人情緒掩過蟬鳴(由” 獄中的駱賓王,寄託了太多個人的憤怨不平,蟬倒是無辜的了”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