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晏如: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92179
統計:A(62),B(269),C(134),D(351),E(0)

用户評論

【用戶】盧彥豪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金華的戴元禮是明朝開國之初的名醫。

【用戶】不死鳥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明初名醫戴元禮看到同行叮嚀病人煎藥時要放入錫一塊,甚感訝異,經詢問後才知是同行根據的醫書版本誤謬,錯將「餳」字刻成「錫」,所幸並未釀成人命大禍之例: 金華戴元禮,國初名醫,嘗被召至南京,見一醫家迎求盈戶,酬應不間。元禮意必深於術者,注目焉。按方發劑,皆無他異,退而怪之,日往觀焉。偶一人求藥者既去,追而告之曰:「臨煎時下錫一塊。」麾之去。元禮始大異之,念無以錫入煎劑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爾。」元禮求得其書,乃「餳」字耳。元禮急為正之。嗚呼!不辨「餳」「錫」而醫者,世胡可以弗謹哉![2] 正因為古代書籍在流傳的過程中,會因為抄錄、翻刻而產生錯誤、脫漏等種種問題,進而影響到治學成果。因此前賢在治學上,都相當注重書籍的版本問題,也都不斷地對後學耳提面命,再三強調,如張之洞向來就主張「讀書宜求善本」[3],他首先對「善本」做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