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請閱讀〈蹇叔哭師〉一文,並回答下列問題: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鎖鑰),若潛師(秘密出兵)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勞累而沒有斬獲),必有悖心(必然會有背離之怨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孟明),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若你只活六十歲),爾墓之木拱矣!(你墳上的樹木已長大至可合抱了)」 (罵人老不死之意)蹇叔之子與師(也在軍隊中),哭而送之(兒子),曰:「晉人禦師必於殽。 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夏桀之祖父)之墓也;其北陵,文王(周文王)之所辟風雨也(曾避風雨的地方)。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向東出兵襲鄭)。〈燭之武退秦師〉和〈蹇叔哭師〉二文之比較,何者正確?
(A)二文指涉的戰爭都是秦晉殽之戰,戰爭發起人皆為秦穆公。
(B)蹇叔認為長途爭戰對軍隊不利;燭之武認為即使攻下鄭國,亦會因以遠地為邊鄙而難以管理。故在攻打鄭國方面,蹇叔和燭之武都是持反對態度。
(C)說服技巧上,蹇叔直言勞師以襲遠之失,並預言此行將無所得甚至有招致怨恨的結果;而燭之武用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誘之以利等不同的層次句句為秦君。兩人都成功說服秦穆公。
(D)由此可知,只要說辭條理組織分明,口齒清晰口才流利,怎麼表達都不會影響說服的成敗。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125
統計:A(1),B(5),C(7),D(0),E(0)

用户評論

【用戶】chun27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燭之武退秦師〉和〈蹇叔哭師〉二文之比較燭之武退秦師蹇叔哭師戰爭發起人晉文公秦穆公攻打鄭國的態度燭之武認為即使攻下鄭國,亦會因以遠地為 邊鄙而難以管理。→反對攻打鄭國蹇叔認為長途爭戰對軍隊不利→反對攻打鄭國說服成功失敗D由此可知,只要說辭條理組織分明,口齒清晰口才流利,怎麼表達都不會影 響說服的成敗。 →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