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下列敘述,符合上文旨意的選項是:
(A)道,原非所有人盡能體悟
(B)道,其實是欺矇世人的幌子
(C)智者常迷於道,愚者反能悟道
(D)君子能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87131
統計:A(219),B(3),C(95),D(28),E(0)

用户評論

【用戶】大華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有智慧的人聽到道就覺悟了,故能勤奮力行。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一般人聽到道,覺得好像有些道理可是又沒有覺悟,所以不會身體力行。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等而下之的聽了道,完全無法體會高深的道,覺得所聽到的只不過是笑話。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由於道是無法用感官的經驗傳達,所以要向尚未悟道的人傳道並不容易,有的甚至適得其反。所以有名言說:要把道闡明,卻反而使人更不懂了。

【用戶】阿四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D孟子認為君子可能會被人用合乎人情的方法欺騙,但難以被違反道理的詭詐愚弄。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原非所有人盡能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