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408.孔子以「持滿之道」回答子路之問,其內容與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的哪一條戒止之律相呼應? 
(A)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B)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C)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D)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55556
統計:A(41),B(13),C(9),D(177),E(0)

用户評論

【用戶】喬治小肥肥貓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到魯桓公的廟堂上參觀,看到一只傾斜易覆的器皿,孔子向守廟的人問道:「這是什麼器皿?」守廟的人回答說:「這是放在座右,作為勸誡的器皿。」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則正,滿則覆。孔子說:「我曾聽說過這樣的器皿,空了它便傾斜,水位適中時它就端正,滿了就會傾覆。英明的君主以此來作為最好的鑒誡,所以常常將它放置於座位的右邊來警惕自己。」說完,孔子回過頭來對子弟們說:「放水進去試試看。」於是,一位弟子把水灌了進去,恰到好處時...

【用戶】已上榜感謝阿法院小錄事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以下是『諫太宗十思疏』的『十思』 1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2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3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4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5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 6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7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8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9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10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以下是『十思』的翻譯 1為人君主的,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看見引起自己愛好的東西,就想到應該知足來警惕自己, 2將要有所行動,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使百姓安寧, 3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為人處事謙和退讓,以修養自我的德性, 4恐怕自己驕傲自滿,就要想到江海所以浩大,是因為能居於百川之下, 5遊...

【用戶】喬治小肥肥貓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到魯桓公的廟堂上參觀,看到一只傾斜易覆的器皿,孔子向守廟的人問道:「這是什麼器皿?」守廟的人回答說:「這是放在座右,作為勸誡的器皿。」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則正,滿則覆。孔子說:「我曾聽說過這樣的器皿,空了它便傾斜,水位適中時它就端正,滿了就會傾覆。英明的君主以此來作為最好的鑒誡,所以常常將它放置於座位的右邊來警惕自己。」說完,孔子回過頭來對子弟們說:「放水進去試試看。」於是,一位弟子把水灌了進去,恰到好處時...

【用戶】已上榜感謝阿法院小錄事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以下是『諫太宗十思疏』的『十思』 1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2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3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4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5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 6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7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8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9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10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以下是『十思』的翻譯 1為人君主的,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看見引起自己愛好的東西,就想到應該知足來警惕自己, 2將要有所行動,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使百姓安寧, 3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為人處事謙和退讓,以修養自我的德性, 4恐怕自己驕傲自滿,就要想到江海所以浩大,是因為能居於百川之下, 5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