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7. 平平是一位大班發展遲緩幼兒,在積木區活動時,經常出現亂丟積木的行為。教師的處理策略為,當平平出現適當搭建或堆疊積木行為時,就給他一張獎勵卡,而出現亂丟積木的行為時,就收回一張獎勵卡。請問該教師是採用下列何種策略?
(A)正增強
(B)躲避制約
(C)增強並行法
(D)區別性增強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反應代價法所應用的原理包括:1.增強原理2.類化原理3.辨別原理4.漸進原理5.懲罰原理等反應代價法的類型通常有四種實施類型1.增強並行法,2.償付代價法,3.增利虧損法,4.團體虧損法。1.增強並行法:此法是先對學生的適當行為給予增強,例如按時交作業者即給予一定數額的代幣或積點加分或可玩用之物品等,然後再針對學生不當行為給予扣除一定數額的代幣或積點加分或可玩用之物品。是一種先賞後罰的方式,讓學生先擁有足夠的積點等增強物被罰,一來讓學生為了保有增強物而表現良好行為,二來可以避免付不起積點而使行為問題更為惡化。

【用戶】張純嘉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增強並行法:此法是先對學生的適當行為給予增強,例如按時交作業者即給予一定數額的代幣或積點加分或可玩用之物品等,然後再針對學生不當行為給予扣除一定數額的代幣或積點加分或可玩用之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