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 「古人云:『詩必窮而後工。』蓋窮則語多感慨,易於見長耳。若富貴中人,既不可憂貧嘆賤,所談者不過風雲月露而已,詩安得佳?苟思所變,計唯有出遊一法。即以所見之山川風土物產人情,或當瘡痍兵燹之餘,或值旱澇災浸之後,無一不可寓之詩中。」(張潮《幽夢影》)根據上文,能夠成為優秀詩人的理由,不包括下列何者?
(A)遭遇困厄之人,心志受挫,易產生深刻之感慨
(B)富貴中人出外遊賞,歌頌自然的品味超越常人
(C)遊歷體驗天下之山川風物民情,加深生命體驗
(D)關懷社會人民生活,書寫真實生命的喜樂悲苦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
統計:A(1),B(8),C(1),D(0),E(0)

用户評論

【用戶】小法(已上榜)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古人云:『詩必窮而後工。』蓋窮則語多感慨,易於見長耳。若富貴中人,既不可憂貧嘆賤,所 談者不過風雲月露而已,詩安得佳?苟思所變,計唯有出遊一法。即以所見之山川風土物產人情, 或當瘡痍兵燹之餘,或值旱澇災浸之後,無一不可寓之詩中。」語譯: 古人說:詩人必須經歷窮愁,才能寫出上乘的詩作。因為困苦便話語中有許多感慨,容易寫得好。至於養尊處優的人,既不能有貧賤窮愁的憂嘆,所談也無非風雲月露而已,詩又怎能做的好呢?倘若想有所改變,算來只有外出遊歷這一途徑。便是將遊歷中見到的風土物產、人情世態,或亂兵之後的滿目瘡痍,或旱澇災荒,寫進詩中,借別人的貧困愁苦,為我提供歌詠吟唱的材料,這樣,作詩便不一定要詩人親自歷經窮愁困苦,才能寫出好詩。資料來源: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03000010KK11073

【用戶】瑯琊閣的學徒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這一題其實很有趣 利用文中的關鍵字聯想到適合的3個文人:山川風土物產人情,指的經歷過「王叔文之變」而遭受貶官的柳宗元!撰文「永州八記」,其中「始得西山宴遊記」紀錄景色之美和自身心情,也入選30篇古文之一!或當瘡痍兵燹之餘,當然就以杜甫的詩文最可憐~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正是描寫安史亂後的寫照!或值旱澇災浸之後,可惜的韓愈「祭鱷魚文」(未入選30篇) 雖然沒有確切史據證明他趕走鱷魚但是趕走鱷魚的文字用的非常簡短(帶誇張)而漂亮!

【用戶】心如硝子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B就只是錯在因為他是富貴人家這作者仇富?

【用戶】ursula_tsa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沒有選 (B),因為被這句話給誤解了 "若富貴中人,既不可憂貧嘆賤,所 談者不過風雲月露而已,詩安得佳?苟思所變,計唯有出遊一法。" 我以為是有錢人家要寫好文章就去外出遊賞...看了翻譯才知..原來是泛指一般沒受到貧困經歷的人..可以出遊遊歷..借別人的貧困愁苦,成為歌詠吟唱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