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16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5-16題。    司馬遷《史記》所發展出來的「紀傳」體,不但奠定往後正史的寫作形式,在敘事形態上,亦將敘述重點由記錄對話、敘述情節的因果,轉移到捕捉一個個特殊人物的性格與命運。終於,個人,一個具有特殊個性完整人格的個人成為注視的焦點。人不再附屬於事,而是人創造了種種的事。因此,具體的人,一個個獨特的個人才是最終的主體。……由於篇章、文章的觀念戰國末年已出現,在《史記》刻意區分的篇章中更是顧慮到全文情調的統一。同一歷史事件,記述在不同篇章,由於傳述的是以不同的人物為主體,配合人物特別的生命情調,以及他們與歷史事件的關連,往往呈現不同的風味、不同的意義。司馬遷隱藏了單一作者的聲音,綻放出來的卻是眾多人物的多元宇宙,是多重音色的自呈與交織。因此,《史記》展現的不僅是繽紛多姿的人物性格之美,更是從悲壯到滑稽,由崇仰到諷刺各種類型的敘事筆調之美。(改寫自柯慶明〈中國文學之美的價值性〉)
【題組】15.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不適當的是: 
(A)《史記》所發展出來的「紀傳」體,奠定之後正史的寫作形式 
(B)在《史記》中,具有特殊性情完整人格的個人成為注視的焦點 
(C)在《史記》不同篇章中,同一歷史事件往往呈現不同的風味與意義 
(D)《史記》展現的不是人物性格之美,而是各種類型的敘事筆調之美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