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王老師在第一次段考後對全班說:「我們班這一次的成績最差,但我發現你們以前入學時智力測驗的成績都很好,我們一定可以雪恥,下一次段考一定會至少進步一名……。」並且在每一週中多次提到「下一次段考一定會至少進步一名」這點。結果,這個班級的平均成績果然每一次段考進步一名。下列何者最符合這種現象?
(A)以身作則(modelling)
(B)月暈效應(halo effect)
(C)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D)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23077
統計:A(0),B(0),C(1),D(12),E(0)

用户評論

【用戶】Carroll Rai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自我應驗預言= 比馬龍

【用戶】Serena Wu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霍桑效應:實驗時,受試者知道自己正在參加實驗、正在被觀察,足以使他表現得比平常非實驗情境不一樣,此種實驗安排的反作用效果,稱為霍桑效應。EX:教學演示時學生表現得比平常上課好很多。***強亨利效應:控制組的受試者為不敢示弱,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而有一班水準的表現。EX:老師利用在甲乙兩班做上課實驗比較,為求期中考評比,並以乙班為控制組,乙班得知後不甘心,並團結起來讀書,考得比平常考試好非常多。***自我應驗=比馬龍效應:又稱期待效應,通常使用在老師對學生的期望,並期待他們會表現得更好的一種現象。EX:老師一直告訴學生這次一定會好第一名,結果學生受了老師的肯定後真的考了第一名。

【用戶】備課漢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自我應驗預言= 比馬龍

【用戶】Serena Wu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霍桑效應:實驗時,受試者知道自己正在參加實驗、正在被觀察,足以使他表現得比平常非實驗情境不一樣,此種實驗安排的反作用效果,稱為霍桑效應。EX:教學演示時學生表現得比平常上課好很多。***強亨利效應:控制組的受試者為不敢示弱,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而有一班水準的表現。EX:老師利用在甲乙兩班做上課實驗比較,為求期中考評比,並以乙班為控制組,乙班得知後不甘心,並團結起來讀書,考得比平常考試好非常多。***自我應驗=比馬龍效應:又稱期待效應,通常使用在老師對學生的期望,並期待他們會表現得更好的一種現象。EX:老師一直告訴學生這次一定會好第一名,結果學生受了老師的肯定後真的考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