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閱讀下文,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義山確實從杜甫詩篇中發現到一些恆常不變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生命本質痛苦的體認,以及對這種痛苦絕不逃避的承擔。唐代詩人中,杜甫與李商隱最具有悲劇精神,這是李商隱最根源性的學杜。他確實從杜甫處獲益良多,但義山也「作好準備去加以變更」,他更依賴美感來撫慰心傷。不能自擇的生存時代當然也是重要因素,曾經親見開元盛世的杜甫,與生在晚唐,個人、王室,天下都危疑不安,義山的角度與對應的方式,都自不同,反應在詩歌創作中遂成深潛的底流。雖然子美、義山平生遭際都堪稱飄泊淪落,但子美可以「高詠寶劍篇,神交付冥漠」〈過郭代公故宅〉,義山同用一典,卻發為「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風雨〉,高詠與淒涼的差異,正是子美與義山的不同。(方瑜〈李商隱學杜詩新論〉)
(A)李商隱學杜甫的根源在於際遇悲苦漂淪
(B)李商隱學杜詩而有變更,致使畫虎不成反類犬
(C)〈過郭代公故宅〉詩與〈風雨〉詩的「寶劍篇」同指一事物
(D)寶劍蒙塵、亦能「高詠」,是杜甫生命基調
(E)寶劍暮年、只剩「淒涼」,是李商隱生命基調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26316
統計:A(5),B(0),C(10),D(2),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