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30為題組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29~30題回溯《水滸傳》成書的經過,我認為林沖故事不是說書與演雜劇的民間藝人的創作,而是出於最後修改全書的一位無名文人之手。 (因為我們至今還不能確指其名,只好稱之為無名文人。)我的依據有二:其一,在《宣和遺事》中雖有林沖之名,但在南宋說書、元代雜劇中,卻完全找不到林沖故事的雛型;其二,林沖的出場,是以《三國演義》中的張飛為模特兒,因此林沖故事必然產生在《三國演義》之後。林沖怎生模樣?「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請問這不是張翼德是誰!這位創造林沖故事的作者實在高明,在修改全書的時候,他發現這麼一部大書竟然沒有一位中心人物,堪作典型,不管你把梁山泊、水滸寨寫得多麼威武雄壯,但是這一批草莽英雄的身上,多多少少總有一些毛病,想要說明梁山事業的正義性,總還顯得不夠。舉例說吧,魯智深嫉惡如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生所作所為,充滿了俠義精神,因為行俠仗義,後來逼上了五台山(還不是梁山)。可惜他有點兒莽撞,要救金翠蓮,只是小事一樁,本來不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那他三拳打死鎮關西,從此走上了逃亡之路,就顯得做事不夠穩重。當了和尚,老是戒不掉酒肉,總得算是不足之處。武松被譽為復仇之神,但做為英雄人物,總是快意恩仇,而且草菅人命,所作所為,還不到大義凜然。晁蓋是個小地主,地頭蛇,還……水滸英雄只是這麼一班人,別說希望「圖王霸業」,就是希望爭取讀者大多數的同情,亦非易事。要那些民間說書、演雜劇的作者描繪一些草莽英雄,他們可以說得頭頭是道,演得酣暢淋漓,這是他們的看家本事,完全可以做到。但是要他們去塑造一個典型人物、正義之神,使天下後世改變對梁山英雄的印象,去掉這部小說「誨盜」的惡名,這就不是他們所能做到的了。因為他們平時很少接觸這樣的人物,胸中缺少這樣的模特兒。雖然林沖故事的素材來自元雜劇的「衙內戲」《蔡衙內奪妻》,但是也得有高手來加工。林沖這個人物的後來居上不僅使梁山上出現一位正派的英雄,而且讓《水滸傳》這部小說大大的提高了檔次,得以作為古典文學名著立於中國文學作品之林。(史式《我是宋朝人》)
【題組】29.文中出現兩次「模特兒」,作者要表達的是:
(A)塑造「典型人物」,對文學作品至關緊要
(B)替「正史人物」增加戲劇性,決定小說好壞
(C)偉大的文學作品,不能沒有「正義之神」腳色
(D)第一個「模特兒」指張飛,強調其外觀形貌
(E)第二個「模特兒」指修改全書的那位文人,強調其文化素養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44444
統計:A(8),B(2),C(2),D(5),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