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大華研究時人及孔子、老子對「荊人遺弓」的反應,找到的原文是︰「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上列文字,以現代標點符號斷句,最適當的選項:
(A)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B)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C)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D)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51026
統計:A(1554),B(243),C(208),D(147),E(2)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孟子.滕文公下、《公输》原文-出自《墨子》卷十三

用户評論

【用戶】Ping-chen Lee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荊人遺弓語譯如下:有位楚國人遺失了弓,卻不肯去尋找,說:「楚國人遺失的,讓楚國人得到它,又何必去尋找呢?」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把『楚國』去掉就可以了。」老子聽到這件事後,說:「再把『人』去掉就可以了。」 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荊楚人丟失了弓,並不去尋找,人家問起德時候,他卻說: 荊楚的人丟了東西,又被荊楚的人得到,這沒有損失啊!何必去找呢。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情後,認為這個荊楚人不夠有大局觀念,太局限於荊楚,所以說,把荊(楚國)去掉,老子知道了這件事和孔子的評價之後,說,不如把人也去掉。所以後世說老子才是最心無所掛的人。內文分析: 文中顯示,荊人所言是以「荊人」為中心的世界觀...

【用戶】Shi Jou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cf29.「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此段文字標上現代標點符號後,下列何者為是? (A)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B)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C)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D)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教育部95年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試題 科目:國文 #5591

【用戶】妖妖夢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B選項排版跑掉囉

【用戶】Grace Hu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15. 大華研究時人及孔子、老子對「荊人遺弓」的反應,找到的原文是︰「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上列文字,以現代標點符號斷句,最適當的選項: (A)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C)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