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取氫氧化鈉1克溶於水中配成100mL的水溶液,則該溶液的 [NaOH] 為 M_____。(H=1, O=16, Na=23)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13822
統計:A(497),B(126),C(376),D(4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法學緒論

用户評論

【用戶】李薇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歷史法學派否認超越現實之普遍有效之自然法則的存在,主張法律乃由於各民族歷史文化自然演進之持續的習慣規範,亦反對分析法學所提倡之法律出諸於人類意識之創造,咸認法律為民族精神之反映,並非屬於意識之製作物,法律只能發現,不能創造。並且以民族意識有機的集體表現為法律之形成,以及效力之基礎,此與社會法學主張法律以社會壓力為效力基礎之理論相通。歷史法學派側重於法律之歷史因素的研究為其特色。

【用戶】Damaris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歷史法學派(一)歷史法學派係研究法律現象的歷史事實,認為法律有一定的軌跡可循,因此法律是逐漸成長,所以只能被發現,而不是自然存在;是經驗的公式化,是隨民族的精神表現而逐漸成長的歷史產物。(二)歷史法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國法學家薩維尼(Friedrich Karl Von Savigny, 1779-1861),他認為法律乃是民族精神的表現,是源於民族對於法律的確信,離開民族就沒有法律,故法律的淵源應以習慣為主。(三)歷史法學派的優點,在於修正自然法學派因信賴人類理性而造成極端個人主義的弊病;但偏重習慣法的優越性,與現代各國繼受法及重視成文法的現象,並不相符。梅因(Sirn Henry Maine, 1822-1888)以歸納方法研究法律之歷史,探討法律進化之途徑,而提出「由身分到契約」之重要看法。

【用戶】jennifer91016

【年級】

【評論內容】(四)歷史法學派(沿革法學派):法律為歷史之附屬物,隨著歷史之變遷逐漸成長,並非自然存在也非人為訂定。法律為該民族依其特性,及對法律的確信所發展而成。*代表人物(1)薩維尼:歷史法學派之創始者,主張民族係有生命之自然存 在物,強調法律乃民族精神之產物,無須人為制定,即法律乃由於民族的法律確信而生,且法律應以習慣法為主,成文法則不足道。(2)梅因:以歸納的方法研究法律之歷史,探討法律進化的途徑,而提出「從身份到契約」。資料來源:www.5138.com.tw/downloads/magical.pdf

【用戶】jennifer91016

【年級】

【評論內容】繼受:繼承取得。資料來源: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24175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