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論語》中文句的解說,何者有誤?
(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孔子教學重在啟發,而學生必須主動積極
(B)「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由此可見孔子因材施教
(C)「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孔子自述對來學者無不加以教誨
(D)「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認為學生為學的態度要始終如一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06037
統計:A(9),B(33),C(34),D(269),E(0)

用户評論

【用戶】Hsu Bale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人家改進自己的缺失以求進步,我們要肯定他的改進,不要一直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用戶】Shan Lia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B)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要鼓勵他;仲由膽大,所以要約束他。」

【用戶】Ting-Yi Chua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孔子說:「不是到了心想求通而未得的時候,我不會去開導他;不是到了想說出來而不能表達的時候,我不會去啟發他。」(B)「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冉求總是退縮,所以要鼓勵他;仲由膽大,所以要約束他。」(C)「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只要自己願意學習,即使備了極薄的禮來見我,我也沒有不教誨他的。」(D)「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論語·述而》「肯定他的進步,不等於認可他過去的錯誤,何必糾著別人的辮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有進步,過去的就不要提了。...

【用戶】Hsu Bale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人家改進自己的缺失以求進步,我們要肯.....看完整詳解

【用戶】Shan Li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B)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要鼓勵他;仲由膽大,所以要約束他。」

【用戶】Ting-Yi Chua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孔子說:「不是到了心想求通而未得的時候,我不會去開導他;不是到了想說出來而不能表達的時候,我不會去啟發他。」(B)「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冉求總是退縮,所以要鼓勵他;仲由膽大,所以要約束他。」(C)「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只要自己願意學習,即使備了極薄的禮來見我,我也沒有不教誨他的。」(D)「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論語·述而》「肯定他的進步,不等於認可他過去的錯誤,何必糾著別人的辮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有進步,過去的就不要提了。...

【用戶】Shan Li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B)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要鼓勵他;仲由膽大,所以要約束他。」

【用戶】Ting-Yi Chua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孔子說:「不是到了心想求通而未得的時候,我不會去開導他;不是到了想說出來而不能表達的時候,我不會去啟發他。」(B)「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冉求總是退縮,所以要鼓勵他;仲由膽大,所以要約束他。」(C)「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只要自己願意學習,即使備了極薄的禮來見我,我也沒有不教誨他的。」(D)「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論語·述而》「肯定他的進步,不等於認可他過去的錯誤,何必糾著別人的辮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有進步,過去的就不要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