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沈魚落雁」典故主角是
(A)貂蟬、西施
(B)王昭君、貂嬋
(C)西施、王昭君
(D)楊玉環、西施。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49051
統計:A(625),B(265),C(1360),D(22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沉魚落雁、月亮相關典故、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

用户評論

【用戶】Hsiao Chun Sh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沉魚傳說西施在古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容貌,都驚艷得沉入江底。落雁傳說「昭君出塞」時,王昭君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和遠離家鄉,因而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而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閉月傳說貂蟬在花園中拜月時,有雲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後王允就對人說貂禪比月亮還漂亮,稱為「閉月」。羞花傳說楊貴妃在花園中賞花時悲嘆自己的命運,用手撫花,也許是含羞草,也許是別的原因,花瓣收縮,花葉垂下。被宮女看見,就說楊貴妃與花兒比美,花兒都羞得低下了頭。http://www.bspon.com/archiver/?tid-1099804.html

【用戶】Yi-Hsuan Tsai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春秋時,越國被吳國消滅,越王勾踐決定要雪恥復國。勾踐一方面臥薪嚐膽,一方面想用美人計來迷惑吳王。越王找到了一位美女叫做西施就把她送給了吳王。據說西施每天在河邊浣紗時,魚見了她的美貌,都羞怯得不敢浮出水面。吳王果然沉迷西施的美色,不理國政,勾踐終於復國。漢元帝時,一位美女王昭君,因為沒賄賂官員,以致於被陷害要外嫁到番邦。當時,王昭君出塞時,天上的野雁都驚訝她的美麗,而掉入樹林中。參考資料:http://tw.18dao.net/成語詞典/成語典故/沉魚落雁

【用戶】柯任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沉魚落雁一般來說,大都認為「沉魚落雁」是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毛嬙是越王的嬖妾,與西施齊名;麗姬又稱驪姬,為晉國之寵嬪。李商隱的詩作〈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曾描述麗姬之美:「鄒顛蓐發軟,麗姬 眉黛濃。」根據成玄英的解釋,莊子這段〈齊物論〉原是言人之所美,魚鳥糜鹿不知其美,以明凡夫愚迷,妄生憎愛,世間固無真是非也。後來流傳的傳奇小說,反而將沈魚落雁用為形容美人之辭。但後人認為唐人宋之問〈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沉荷花。」才是傳奇小說中沉魚落雁的由來。宋之問〈浣紗篇〉形容的美女,是春秋時代越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