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依據下文,關於全文意旨的說明,最適當的是: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我常愛誦此章,認為大有詩意,可當作一首散文詩讀。此章之深富詩意,尤其在末尾那一掉:「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十一字;其實在「於我如浮雲」那五字,尤在「如浮雲」那三字。若省去此一掉,或在掉尾中換去「如浮雲」三字,只說於我有什麼相干呀!那便絕無詩意可言了。但我們讀論語,固可欣賞其文辭,主要還在研尋其義理……若在此十一字中深求其義理所在,則「不義而」三字,便見吃緊了。「素富貴行乎富貴」,富貴並非要不得。孔子又曾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以其道而得富貴,還不是不義而富且貴嗎?今且問:你若不行不義,那有不義的富貴逼人而來?富貴逼人而來,是可有的;不義的富貴,則待我們行了不義才會來。倘我絕不行不義,那「不義而富且貴」之事,絕不會干擾到我身上,那真如天上浮雲,和我絕不相干了。(錢穆《孔子與論語》)
(A)聖人之心與眾不同,疏食飲水也能自得其樂
(B)孔子不樂見汲汲營營追求如浮雲一般的富貴
(C)應以誦讀詩歌的方法讀論語,方能盡得詩意
(D)不義之富貴如浮雲,其意趣與義理緊密相扣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2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