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下列有關先秦諸子百家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A)戰國時儒、墨二家並稱「顯學」
(B)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為商鞅
(C)墨家主節葬、節用,而反對迷信,不敬鬼神
(D)荀子主性惡之論,是故其說尚禮義法後王,而以勸學修身為先務。

參考答案

答案:A,D
難度:適中0.5
統計:A(13),B(5),C(3),D(15),E(1)

用户評論

【用戶】楊竣宇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B)法家中有三個學派: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韓非集以大成,構成法家思想的終極核心。(C)雖然墨家給人感覺重實用性,似乎與宗教扯不上關係,但實際上正好相反,在墨子所有學說之中幾乎都統攝在「天志」之中,即他將天權威化,於是宗教的意味也特別濃厚,認為天是有意識的,人若是作惡,則天會降禍,反之若行善,則賜福。因為墨子的學說是針對社會上低階層的人民,所以稍微帶有迷信思想的學說,較為能夠打動人心。墨子的「明鬼」思想,也有這種傾向。 2.真正不敬鬼神的,反倒是孔子。他曾說:「敬鬼神而遠之。」對於鬼神不採取否定或信任的角度來對待,因為孔子的學說基本上還是立足於人事的修為上,故罕言死,所以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對祭祀的看法,也是以人的情感真誠為出發點,而禮儀其次,他說:「祭神,如神在。」又說:「喪,與其易也,寧戚。」著重於內心的真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