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五、移地保育(Ex-situ conservation)與就地保育(In-situ conservation)為森林資源保育之重要策略,試說明兩種保育策略之操作方法與保育功能的差異性。(20 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423
統計:A(5),B(159),C(659),D(13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月暈效應-所有考題、交通考評、交通考評

用户評論

【用戶】吳欽雄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倉促判斷:只憑短暫接觸的印象即下定論。(B)月暈效應:月暈效應是研究者評定某項行為特質時,受到先前的印象所影響而產生的效應,即對被觀察者有以偏概全的態度,常用在正向的特質。例如:功課好的人,品德較好。(C)尖角效應:與月暈效應類似的效果,但常用在負向的特質。例如:壞學生「必然」調皮搗蛋一般。(D)刻板印象:是對一個團體的成員之概論,將相同的性格援用在團體的每一個成員身上,無視於他們之間的個別差異。例如:原住民都愛喝酒。

【用戶】Nelson Hsu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但月暈不一定百分之百講正面把

【用戶】vaid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月暈效應」(Halo Effect),又稱光環效應、暈輪效應等,意思是某個人若是具有特殊的長才,或是在某種領域表現相當突出時,眾人對於他的整體評價會相對提高,評價甚至會遠高於這個人實際的表現或能力,就好像我們所看到的月亮並不是實際上的大小,而是包含了月亮的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