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詞語所指之年齡,最小的是:
(A)耳順之年
(B)不惑之年
(C)志學之年
(D)弱冠之年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886
統計:A(25),B(60),C(5464),D(60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古時候年齡代稱

用户評論

【用戶】Pingbao Liao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始齔之年:七、八歲荳蔻之年:十三歲志學之年:十五歲加笄(及笄)之年:女子十五歲束髮之年:十五歲以上的成童二八年華:女子十六歲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雙十年華:二十歲加冠(弱冠)之年:男子二十歲而立之年:三十歲不惑之年:四十歲強仕之年:四十歲知命之年:五十歲耳順之年:六十歲花甲之年:六十歲古稀之年:七十歲從心之年:七十歲懸車之年:七十歲壯盛之年:八十歲耄耋之年:八十、九十歲(七十歲以上)期頤之年:一百歲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耳順之年】【不惑】【志學】【弱冠】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複選題39 張三說:「我已過了不惑之年」;李四說:「我是知命之年了」;王五說:「我女兒剛過了花甲之年」;趙 八說:「我是耳順之年;我的內人正值壯室之年」,從以上對話可知,年紀高過李四的人是: (A)張三(B)王五(C)趙八(D)王五的女兒(E)趙八的太太

【用戶】音樂能美化心靈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10-1歲孩提、襁褓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未滿周歲的嬰兒。 22-3歲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37歲(女)髫(tiaoˊ)年幼童時期。古兒童尚未束髮時自然下垂的短髮,故稱之,也稱作“垂發”。 48歲童齔[chèn]、總角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說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恆牙,稱為“齔”。“童齜”,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 59歲九齡教數之年指兒童9歲。語出《禮記》。 610歲黃口10歲以下的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