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獻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寶也,宜為君子器,不宜為細人用。』子罕曰:『爾以玉為寶,我以不受子玉為寶。』」(《韓非子.喻老》)
【題組】下列最適宜形容文中「子罕」言行的選項是:
(A)愛惜民力
(B)虛己受人
(C)守柔曰強
(D)清廉自持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40799
統計:A(91),B(177),C(27),D(4688),E(0)

用户評論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譯文--宋國有個鄉下人得到一塊璞玉,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接受。鄉下人說:“這是寶物,應成爲君子的器物,不應該被小人使用。”子罕說:“你把玉當成寶,我把不接受你的玉當成寶。”鄉下人喜歡玉,子罕卻不喜,所以《老子》上說:“把沒有欲望當作欲望,不看重難得的財物。”寓意--璞玉是寶貴的,不貪圖寶貴的璞玉則更是寶貴的。這則寓言說明培養自己高尚廉潔的品質比獲得一塊璞玉要重要得多。回答者:風中飛沙 ( 實習生 3 級 )擅長領域:中國文學 | 歷史人物回答時間:2008-11-18 14:53:41

【用戶】鄭業翰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子罕辭寶:戰國時宋大夫子罕,有人送他美玉,子罕以不貪心即為寶的觀念,推辭不收,保持操守的故事。

【用戶】願得一心人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 虛己受人: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 (C) 守柔曰強:表面柔弱實為真正的強。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子罕辭寶】【鄙人】【細人】【虛己受人】【清廉】【自持】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譯文--宋國有個鄉下人得到一塊璞玉,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接受。鄉下人說:“這是寶物,應成爲君子的器物,不應該被小人使用。”子罕說:“你把玉當成寶,我把不接受你的玉當成寶。”鄉下人喜歡玉,子罕卻不喜,所以《老子》上說:“把沒有欲望當作欲望,不看重.....看完整詳解

【用戶】楊茱蓉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 宋 之 鄙人 得 璞 玉 而 獻 之 子 罕 , 子 罕 不 受 , 鄙 人 曰: 『 此 寶 也 , 宜 為 君 子 器 , 不 宜 為 細 人 用 。 』 子 罕 曰 : 『 爾 以 玉 為 寶, 我 以 不 受 子 玉 為 寶 。 』 是 鄙 人 欲 玉 , 而 子 罕 不 欲 玉 。 故 曰 : 『 欲 不欲 , 而 不 貴 難 得 之 貨 。 』

【用戶】鄭業翰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子罕辭寶:戰國時宋大夫子罕,有人送他美玉,子罕以不貪心即為寶的觀念,推辭不收,保持操守的故事。

【用戶】願得一心人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 虛己受人: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 (C) 守柔曰強:表面柔弱實為真正的強。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譯文--宋國有個鄉下人得到一塊璞玉,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接受。鄉下人說:“這是寶物,應成爲君子的器物,不應該被小人使用。”子罕說:“你把玉當成寶,我把不接受你的玉當成寶。”鄉下人喜歡玉,子罕卻不喜,所以《老子》上說:“把沒有欲望當作欲望,不看重.....看完整詳解

【用戶】楊茱蓉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宋 之 鄙人 得 璞 玉 而 獻 之 子 罕 , 子 罕 不 受 , 鄙 人 曰: 『 此 寶 也 , 宜 為 君 子 器 , 不 宜 為 細 人 用 。 』 子 罕 曰 : 『 爾 以 玉 為 寶, 我 以 不 受 子 玉 為 寶 。 』 是 鄙 人 欲 玉 , 而 子 罕 不 欲 玉 。 故 曰 : 『 欲 不欲 , 而 不 貴 難 得 之 貨 。 』

【用戶】鄭業翰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子罕辭寶:戰國時宋大夫子罕,有人送他美玉,子罕以不貪心即為寶的觀念,推辭不收,保持操守的故事。

【用戶】願得一心人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 虛己受人: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 (C) 守柔曰強:表面柔弱實為真正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