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 《孟子.盡心上》:「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所要闡釋的道理為何?
(A)物有終始,道有本末
(B)勇往直前,超越困境
(C)循序漸進,方能有成
(D)學問之道,立志為先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6026
統計:A(457),B(268),C(2130),D(371),E(0)

用户評論

【用戶】100%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 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不達。【譯文】 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 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他水所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他言論所吸引 了。觀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看它壯闊的波瀾。太陽月亮有光輝,不放過每條小縫隙;流水有規律,不把坑坑窪窪填滿不 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達。

【用戶】Elsa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大學》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孟子.盡心上》:「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所 要闡釋的道理為何? (A)物有終始,道有本末    非終始本未。(B)勇往直前,超越困境    無勇。超越困境:中立。 (C)循序漸進,方能有成   有漸進, 有達。 不…不=條件=循序漸進(D)學問之道,立志為先  非立志主題。主題是 不…不…答:c前舉出一件事,流水之為物。 君子之志於道。(描述,舉出一件事)  後解釋這件事。 解釋的這一件事才是要我們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