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強調怎樣的學習原則?
(A)興趣原則
(B)類化原則
(C)自動原則
(D)準備原則。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8483
統計:A(152),B(56),C(1520),D(106),E(0)

用户評論

【用戶】Chen Hong-We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 悱,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指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

【用戶】sword8158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是適時指導原則吧?1.準備原則:引起動機的方法→桑代克的準備率2.類化原則:根據舊經驗吸收、接受、融化新事物→赫爾巴特3.自動原則:自動與自發→福祿貝爾4.興趣與努力原則:興趣是行為的動機、努力是行為的堅持5.個性適應原則:適應個別差異6.適時指導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社會化原則:共同參與原則8.熟練原則:真正的學習、徹底的學習→莫禮生9.完整學習原則:把握整體的結構,再分析組成的分子10.同時學習原則:克伯屈  主學習:直接達到的教學目的  副學習:與功課有關的思想或概念(如鴉片戰爭一課,同時學到地理和衛生之事)  附學習(輔學習):學習時所養成的理想態度(如實驗課學到科學精神)by:http://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