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設 X 和 Y 兩變項之相關為 0.941,又以 X 預測 Y,請根據其描述統計和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各子題:

【註】表內標準差為母群標準差之不偏估計值。
【題組】⑴決定係數是多少?你如何解釋該數值的涵義?請列明計算過程。(5 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38875
統計:A(87),B(707),C(13225),D(66),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激勵理論

用户評論

【用戶】Shih Ying Tsa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Z理論(Theory Z)由日裔美國學者威廉·大內(William Ouchi)在1981年出版的《Z理論》一書中提出來的,其研究的內容為人與企業、人與工作的關係。這一理論的提出是鑒於美國企業面臨著日本企業的嚴重挑戰。大內選擇了日、美兩國的一些典型企業(這些企業在本國及對方國家中都設有子公司或工廠)進行研究,發現日本企業的生產率普遍高於美國企業,而美國在日本設置的企業,如果按照美國方式管理,其效率便差。根據這一現象,大內提出了美國的企業應結合本國的特點,嚮日本企業的管理方式學習,形成自己的一種管理方式。→泛指1990年代中期以前的日式管理風格。1.長期僱用:近似永業任用。2.組織承諾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A.組織對員工:發展...

【用戶】蕭宏德

【年級】研二下

【評論內容】X理論和Y理論(Theory X and Theory Y),管理學中關於人們工作源動力的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60年在其所著《企業中人的方面》一書中提出來的。

【用戶】tic520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Z理論:布斯克(M.Sisk)和麥格里(J.MEgley)所提出。主張組織管理應該人與制度、獎勵與懲罰、生理與心理、都不宜失,且建立部屬對組織的信心,強調彼此利害與共的共識,以提升績效,達成組織的目標。其主要論點如下:1.X理論著重制度,而Y理論著重人性,各有偏失,應該制度和人同時兼顧。2.激勵與懲罰,應視不同的對象而異。3.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的需要,都應重視,使部屬成為快樂的工作人員。4.個人需求與組織的需求均各有其特性,管理者應調適兩者特性,使其互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