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各組成語,何者意義最為相近?
(A)懷璧其罪/完璧歸趙
(B)刀俎魚肉/得魚忘筌
(C)膠柱鼓瑟/刻舟求劍
(D)陽春白雪/風花雪月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60312
統計:A(91),B(62),C(2094),D(18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成語

用户評論

【用戶】Toto Kuo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懷璧其罪】 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完璧歸趙】 用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典故。謂原物歸還,並無損失。

【用戶】林裕傑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風花雪月四時景色。孤本元明雜劇˙魚籃記˙第一折:「春夏秋冬四季天,風花雪月緊相連。」比喻風流場所中的女子或男女歡愛的行為。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本是些風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光陰如隙駒,陳秀才風花雪月了七八年,將家私弄得乾淨快了。」懷璧其罪懷,懷藏。懷璧其罪指身藏寶玉,因此獲罪。左傳˙桓公十年:「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後比喻懷才而遭人嫉妒陷害。如:「廉頗年雖老大,仍欲為國征戰,怎奈懷璧其罪,終不得見用。」或作「懷璧獲罪」。

【用戶】吳育銓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典故  當初,虞叔有塊寶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沒有給他,然後,虞叔為此而感到後悔,說:“周這個地方有句諺語說:‘一個人本來沒有罪,卻因為擁有寶玉而獲罪。’”於是就把寶玉獻給了虞公。可是,虞公又來索要虞叔的寶劍,虞叔說:“這實在是貪得無厭。如此貪得無厭,將會給我帶來殺身之禍。”於是就發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個地方去了。顯而易見,這句話的意思是,貪圖財寶會招來禍患。在這段故事中,虞叔因為擔心貪圖財寶招來禍患,所以,把寶玉獻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寶玉仍不知滿足,最終因為貪得無厭而被打敗。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懷璧其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完璧歸趙】【刀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得魚忘筌】【膠柱鼓瑟】【刻舟求劍】【陽春白雪】【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