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下列文句與為人處事做法的對應,何者最恰當?
(A)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明人不做暗事
(B)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化干戈為玉帛
(C)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進可攻退可守
(D)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喜怒不形於色

參考答案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B)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指君子處事明達,而小人卻常憂懼。化干戈為玉帛→比喻將戰爭轉變為和平。干戈,兵器,代表戰爭。 玉帛,古時諸侯會盟朝聘所攜帶的玉器、絲織品等禮物,做為禮尚往來之用。C)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意思是說即使面對災禍,可能幸福正依旁在其中,相反,面對幸福,要不忘災禍正潛伏在當中。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災禍與幸福兩者是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進可攻退可守→前進可以攻擊,後退可以固守。比喻進攻和防守都有主動權.(D)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所以喜愛一個人但又認識到他的缺點,不喜歡一個人但又認識到他優點喜怒不形於色→喜怒之情,不表露在臉上。O(A)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比喻人做事光明磊落,心胸坦蕩,毫不愧疚。又作「俯仰無愧」。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在暗地裡做見不得人的事。 指為人處事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