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下列選項的敘述,何者正確?
(A)烏鴉啼叫和夜半鐘聲相輝映,反襯作者心如止水
(B)寒山寺鐘聲迴盪,意指作者嚮往寺中禮佛的自在
(C)漁船裡的漁夫因思鄉難眠,故點起燈火欣賞楓紅
(D)當晚寒涼的情景,恰好呼應作者心境的淒清孤寂

參考答案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烏鴉啼叫和夜半鐘聲相輝映,反襯作者心如止水→月落烏啼霜滿天”,就營造出了一個淒冷孤寂的秋夜的慘淡景象→這鐘聲一下子敲在詩人的心坎上,無形中將詩人的孤寂推到了極致心如止水→指心裏平靜得像不動的水一樣。 形容堅持信念,不受外界影響。X(B)寒山寺鐘聲迴盪,意指作者嚮往寺中禮佛的自在→這鐘聲一下子敲在詩人的心坎上,無形中將詩人的孤寂推到了極致,X(C)漁船裡的漁夫因思鄉難眠,故點起燈火欣賞楓紅→江上星星點點的漁火,這漁火、江楓構成了一幅絕佳的秋景圖。無奈詩人的心緒不佳,對此美景卻無心消受,在詩人的心中油然而生了另一番滋味,楓葉成了秋重霜濃的一種象徵,而漁火星星點點,閃爍不定,透露出的卻是漁家冷落孤寂、漂泊不定的生活實際。O(D)當晚寒涼的情景,恰好呼應作者心境的淒清孤寂→月落、烏啼、霜天、江楓、漁火、古寺、鐘聲等衆多獨特的景色,都毫無痕跡地融入到了個人感情中,而詩人的感情也在隨着景物的推移轉變不斷變化,使得詩的感染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楓橋夜泊》是一首著名的絕句。詩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邊靜夜的景緻,抒發了作者的羈旅愁懷。詩的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就營造出了一個淒冷孤寂的秋夜的慘淡景象。詩人身處孤舟,夜幕已經降下,忽然耳邊響起了一陣烏鴉的啼叫聲,這宿巢的烏鴉不知是受了什麼驚嚇,突然叫了起來,一下子打破了夜的沉寂。寒霜業已降下,寒氣陣陣襲人。這樣的景象和突如其來的聲響,使得整個環境越發顯得空曠、淒涼和悲楚。“江楓漁火對愁眠”,接下來,詩人將目光從遠處漸漸收回,自己也回到船艙裏,試圖進入夢鄉,卻無法入眠,這是爲什麼呢?面對江邊鮮紅的楓葉,江上星星點點的漁火,這漁火、江楓構成了一幅絕佳的秋景圖。無奈詩人的心緒不佳,對此美景卻無心消受,在詩人的心中油然而生了另一番滋味,楓葉成了秋重霜濃的一種象徵,而漁火星星點點,閃爍不定,透露出的卻是漁家冷落孤寂、漂泊不定的生活實際。“春女思,秋士悲”,面對此景此情,詩人的情緒一下子壞到了極點,在船艙中黯然神傷,更不要說安眠了。“對愁眠”三個字將詩人所處之地、所對之景而產生的滿腹惆悵,準確地表達了出來,真可謂灑脫自然,不事雕琢。“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剛纔那種似乎已經凝固了的孤苦寂寞的環境一下子被打破了。原本身處極度枯寂靜謐的環境中的愁苦難眠的詩人,將這遠處來的夜半鐘聲聽得非常清晰。尤其是這個“到”字,說明了這鐘聲是從遠處的寒山寺徐徐傳來的,詩人聽得是那麼的專注。這鐘聲一下子敲在詩人的心坎上,無形中將詩人的孤寂推到了極致,將整首詩所營造的感情氛圍也推到了高潮。月落、烏啼、霜天、江楓、漁火、古寺、鐘聲等衆多獨特的景色,都毫無痕跡地融入到了個人感情中,而詩人的感情也在隨着景物的推移轉變不斷變化,使得詩的感染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