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文藝的「意象旁通」,尋求靈感往往走出本行,往別的事物範圍去,醞釀一番,再用自己的藝術方式翻譯出來。下列選項的事蹟,最不符合題幹之意的是:
(A)草書大家張旭見公主擔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
(B)詞人辛棄疾讀《莊子》而作品多用《莊》語
(C)畫家吳道子觀裴將軍揮劍之勢而成壯觀之作
(D)書法家王羲之觀鵝掌撥水之姿而取意為書法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69908
統計:A(159),B(2648),C(126),D(11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讀經宜冬

用户評論

【用戶】蝶空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1.A、C、D皆為觀察了事物得到了"靈感"2.相較之下B,就無所謂的靈感,而是單純的"引用"。

【用戶】jkot35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用別的事物再用自己的方式領解

【用戶】松岡洋子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看完最佳解,馬上明瞭!!TUTˇ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醞釀】【張旭】【辛棄疾】【吳道子】【王羲之】

【用戶】蝶空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1.A、C、D皆為觀察了事物得到了"靈感"2......看完整詳解

【用戶】阿彌陀佛

【年級】幼兒園下

【評論內容】用別的事物再用自己的方式領解

【用戶】松岡洋子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看完最佳解,馬上明瞭!!TUT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