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2. 小林老師訓練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小五學生使用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策略來控制其衝動行為,結果發現他對自己的衝動能有更多控制力,產生正向的自我概念。小林老師使用下列哪一種取向的策略?
(A)社會情緒取向
(B)操作制約取向
(C)認知策略取向
(D)心理分析取向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62069
統計:A(7),B(3),C(100),D(6),E(0)

用户評論

【用戶】107正取二謝謝阿!!就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自我調整 (self-regulation) 係指個體會透過自身的觀察與經驗到外在行為的結果進行判斷,並藉此修正自我的行為,亦即個體會藉由行為結果,對自己的認知、動機、情感及行為產生監控、評估與調整的功用。

【用戶】108正式國小特教師got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當孩子發展出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自我教導(self-instruction)或自我控制策略(self-control)之後,對自己的衝動能有更多控制力,產生更多自信及正向的自我概念。這些策略是採用下列何種取向? (A)認知策略取向(B)操作制約取向(C)社會情緒取向(D)心理分析取向 100年新北學前特教某諮商心理師正帶領飲食疾患團體,他請成員書寫在暴食、厭食時的環境事件、思考和情緒,以此做為改變信念與行為的依據。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諮商心理師所依循的取向? (A)生物取向 (B)素質-壓力取向(C)認知行為取向(D)心理分析取向102第一次高考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