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6. 「□□□□,有時真足以顛倒黑白,想防亦無從防起,所以君子立身,但求潔己自愛,而毀譽聽之於人。缺空處可填:
(A)不虞之譽
(B)駟不及舌
(C)下里巴人
(D)眾口鑠金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53768
統計:A(118),B(156),C(84),D(2096),E(1)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不虞之譽--意料不到的聲譽駟不及舌--比喻說話當慎重,不可失言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學藝術眾口鑠金--引申為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

【用戶】努力不懈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不虞之譽   ㄅㄨˋ ㄩˊ ㄓ ㄩˋ意料不到的聲譽。《孟子.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駟不及舌ㄙˋ ㄅㄨˋ ㄐㄧˊ ㄕㄜˊ話一說出去,就是用四匹馬拉的快車也追不回來。比喻說話當慎重,不可失言。《論語.顏淵》:「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四.四卦》:「次三,駟不及舌,有悔。象曰:駟不及舌,滕口說也,一言之失,悔何追也。」下里巴人ㄒㄧㄚˋ ㄌㄧˇ ㄅㄚ ㄖㄣˊ戰國時代楚國的民間通俗歌曲。《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後泛指通俗的文學藝術。多用來謙稱自己的作品。《歧路燈》第一○回:...

【用戶】JK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譯註】有些聲名是在意料之外得到的,而有些苛責也是過於嚴厲。虞:預料之中。【出處】《孟子‧離婁上》:「孟子曰:『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簡析】說明在面對各種各樣的毀謗和讚譽,應有各種調適的心理準備。(《寫作名句辭典》,宋裕‧南飛編著,萬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