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下列「」中的字詞解釋,何者正確?
(A)今魏徵「沒」:同「歿」,死亡
(B)「謂」侍臣曰:同「為」,告訴
(C)以銅為「鑑」:同「鑒」,照明
(D)朕「嘗」保此三鑑:同「常」,經常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24305
統計:A(1126),B(57),C(84),D(99),E(0)

用户評論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2下列關於文句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選項是: (A)「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塗,通「途」,道路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通「值」,相等 (C)「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頒,通「斑」;斑白謂鬢髮半白 (D)「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無,通「毋」,表禁止的副詞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3 年 - 103司法人員五等考試#17265答案:B 難度:適中7 下列關於文句字詞的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A)「張良出,要項伯」的「要」,通「邀」 (B)「距關,毋內諸侯」的「內」,通「納」 (C)「今將軍與臣有郤」的「郤」,通「卻」 (D)「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的「蚤」,通「早」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4 年 - 104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用戶】Tai Fong Lee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A)今魏徵「沒」:同「歿」,死亡→正確(B)「謂」侍臣曰:告訴 (C)以銅為「鑑」:同「鑒」,鏡子 (D)朕「嘗」保此三鑑:曾經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2下列關於文句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選項是: (A)「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塗,通「途」,道路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通「值」,相等 (C)「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頒,通「斑」;斑白謂鬢髮半白 (D)「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無,通「毋」,表禁止的副詞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3 年 - 103司法人員五等考試#17265答案:B 難度:適中7 下列關於文句字詞的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A)「張良出,要項伯」的「要」,通「邀」 (B)「距關,毋內諸侯」的「內」,通「納」 (C)「今將軍與臣有郤」的「郤」,通「卻」 (D)「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的「蚤」,通「早」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4 年 - 104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用戶】Tai Fong Lee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A)今魏徵「沒」:同「歿」,死亡→正確(B)「謂」侍臣曰:告訴 (C)以銅為「鑑」:同「鑒」,鏡子 (D)朕「嘗」保此三鑑:曾經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2下列關於文句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選項是: (A)「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塗,通「途」,道路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通「值」,相等 (C)「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頒,通「斑」;斑白謂鬢髮半白 (D)「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無,通「毋」,表禁止的副詞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3 年 - 103司法人員五等考試#17265答案:B 難度:適中7 下列關於文句字詞的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A)「張良出,要項伯」的「要」,通「邀」 (B)「距關,毋內諸侯」的「內」,通「納」 (C)「今將軍與臣有郤」的「郤」,通「卻」 (D)「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的「蚤」,通「早」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4 年 - 104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用戶】Tai Fong Lee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A)今魏徵「沒」:同「歿」,死亡→正確(B)「謂」侍臣曰:告訴 (C)以銅為「鑑」:同「鑒」,鏡子 (D)朕「嘗」保此三鑑:曾經